有这些症状你可能是“对太阳过敏”

发布时间: 2024-10-07 14:23:16 |   作者: 行业新闻

  8月22日是处暑节气,虽然三伏天正悄悄离开,但“秋老虎”依然很猛。有市民发现,在太阳下待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皮肤红肿,或是痛痒……这些症状,有很大的可能是“对太阳过敏”。哪些人容易因日晒过敏?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哪些?如何预防?让我们听听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皮肤科主任李芳梅和皮肤病专家冯桥教授怎么说。

  一类是紫外线过敏导致的光敏性皮炎。常规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就会导致人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水肿等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梁小姐就是属于这类情况,她一定要做好紫外线;另一类是过量紫外线照射损伤皮肤导致的晒伤,患者皮肤有不同程度的灼热感,医学上称为日光性皮炎。

  医生提醒,“对太阳过敏”的人群在夏季应适当进行户外锻炼,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能力,但也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外出时,可通过涂抹防晒霜、撑遮阳伞、穿长袖衫等方式防晒。喜欢在太阳底下晒背养生的市民,也需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与此同时,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加强皮肤保护,做好保湿和防晒,保持充足睡眠,增强自身抵抗力。

  日光性皮炎是一种由光线引起的、发生于暴露部位的过敏性疾病。主要是因皮肤组织受光线照射后形成了抗原物质,使机体致敏,进而导致过敏反应。建议患者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从少逐渐增加,使皮肤色素增加,以提高对日光的耐受性,但不宜在强光下待太久,可采取一些避光措施。

  过敏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据统计,世界上有22%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过敏可季节性发病,也可能常年持续存在。过敏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世界上千千万万的物质,都有几率会成为各种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由于致敏物质无处不在,对过敏性疾病患者来说,每一天都可能会成为“过敏日”。

  2005年6月28日,WH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了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以通过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预防过敏反应及过敏性哮喘。

  过敏人群主要分成三大类:一类是家族成员中患有过敏性疾病史的人群;第二类是长期在室内工作的人,相比于户外工作者,更容易发生过敏;第三类是近期有熬夜、烟酒过度等行为的人群。

  医生建议,如果症状不严重,能自行使用一些清凉、消炎、止痒的外用药物,如果症状较重,要尽早就医。在就诊时,应告知医生自己平时的饮食上的习惯,问清楚要不要忌口,遵从医嘱才能尽快康复。

  冯桥教授提醒,可诱发皮肤病的食物,民间习惯称之为“发物”。现代医学认为,这些“发物”中含有异种蛋白,被人们的身体吸收后会引起过敏反应,进而损害皮肤,因此有“忌口”一说。

  患有皮肤病的人在服药期间或经治疗后相对缓解的一段时间内,均应禁食以下几类“发物”:蘑菇、香菇等菌类,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竹笋、芥菜、南瓜、菠菜等蔬菜,桃子、芒果等果品,公鸡、牛肉、羊肉等畜禽类和蜂蛹、蚕蛹等昆虫。否则,即使处于稳定期的皮肤病,也有一定可能会复发。

  不同的皮肤病,饮食禁忌也不一样。湿疹患者应忌食辣椒、姜、葱、蒜、牛奶、羊肉、芒果、荔枝以及豆类、海鲜类食物。此外,鸡肝、牛肉中组胺含量高,湿疹患者应尽量少食。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身体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是指某种过敏原通过吸入、食入、注入、接触等途径刺激机体后,出现局部或全身的反应,引起各种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临床常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鼻痒,反复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皮疹、腹泻、腹痛、呕吐等。

  常见的引起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包括各种螨类(屋尘螨、粉尘螨)、各种霉菌、昆虫的排泄物及尸体碎片、各种草花粉(豚草、蒿草等)、树花粉(榆树、桑树、柳树等)、动物毛屑、食物(鸡蛋白、牛奶、虾、蟹、腰果、花生、芒果等)、药物(青霉素、消炎药、止痛药等)、化工材料(甲醛、柴油颗粒等)以及昆虫如黄蜂、蜜蜂、胡蜂、蚂蚁等叮咬毒素蛋白注入体内形成过敏原。